一、基本情況
2024年省教育廳共承辦省人大代表建議和省政協委員提案424件,其中代表建議185件,包括主辦件94件、會辦件78件、分辦件2件、參閱件11件;政協提案239件,包括主辦件122件、會辦件113件、分辦件4。與近幾年相比,數量增加近三分之一,充分反映了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高度關注和對美好教育的熱切期盼。
從反映內容上看,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覆蓋德智體美勞教育各方面,涵蓋了學前教育、基礎教育、職業教育、高等教育、特殊教育各領域,主要集中在各級各類教育高質量發展、社會急需專業人才培養、青少年心理健康等方面,同時涉及鄉村教育、教師隊伍建設、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、校園安全、高校畢業生就業、體育美育、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等多方面內容。
二、主要工作舉措
一是強化目標引領。組織舉辦承辦工作培訓會,形成承辦工作共識,繼續堅持“四個100%”工作目標:即代表建議政協提案按時辦結率100%,嚴格按照時限要求完成意見答復;代表委員溝通率100%,做到辦前了解代表委員意愿、明確辦理方案,辦中主動求計問策、共商辦理措施,辦后虛心征求意見建議、改進完善工作;代表委員滿意率100%,認真開展代表委員走訪工作,確保代表委員對承辦工作辦理態度、辦理工作及結果全部滿意;代表建議政協提案復查率100%,逐件梳理復查答復意見落實情況,堅決做到能夠解決的問題盡快解決,難以解決的問題創造條件逐步解決,確實不能解決的問題據實做好解釋。
二是強化組織保障。完善主要負責同志負總責、分管負責同志直接抓、承辦處室單位和承辦人員具體辦、辦公室總協調的“3+1”責任分工機制,將承辦任務落實到人。辦公室牽頭制定工作方案,明確承辦工作要求、規范辦理流程、劃定重要時間節點、提示承辦工作注意事項,確保具體承辦人員明了承辦工作各環節具體要求。建立承辦工作微信群,各處室明確一名聯絡員,牽頭負責本處室承辦工作,密切工作聯系,及時溝通處理承辦工作遇到的新問題,打造職責分明、銜接緊密、協調有力、運轉高效的承辦工作格局。
三是強化督導激勵。嚴把建議提案答復質量,具體辦理人員起草的建議提案答復,需依次經處室主要負責同志、辦公室負責同志、分管廳領導審核。審核通過后,由文印室統一排版印制。未經審批和統一排版編號的答復,不得上傳平臺,確保答復內容客觀詳實,解決措施明確具體,文字精練,格式規范。建立及時交辦、認真承辦、定時催辦、掛帳督辦的工作機制,辦公室建立工作臺賬,對承辦工作實施動態調度。每年評選優秀答復,在廳內進行通報獎勵,切實激勵承辦工作積極性。
四是強化宣傳溝通。嚴格落實“先溝通協商、后辦理答復”要求,在辦理過程中,通過登門拜訪、交流座談、電話、微信等方式,至少應與代表委員溝通3次,切實做到辦前充分了解代表委員意愿、辦中共商辦理措施、辦后虛心征求意見。嚴格落實實地走訪要求,專門走訪與借出差走訪相結合,進一步強化與代表委員的“零距離”溝通、“面對面”辦理,累計走訪代表委員83人,辦理態度和辦理結果全部獲得滿意答復。認真組織開門辦案活動,10月15日邀請部分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在石家莊市友誼大街小學舉辦“開門辦案”活動,實地調研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五育并舉提升教育教學質量,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工作情況,并召開推動全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座談會。省教育廳每兩周編制并向代表委員寄送《教育省情參閱》,其中,“代表委員之聲”欄目刊登訪談省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教育的評價和建議,“建議提案與反饋”欄目選登省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建議提案及答復內容,進一步加強與代表委員的溝通互動。
三、辦理成效
根據承辦工作要求,10月份組織承辦人員對各自負責的建議提案進行全面“回頭看”,逐件梳理復查答復意見落實情況。其中,210件辦理結果為A類的建議提案,全部落地落實;5件辦理結果為B類的建議提案,工作積極推進,均取得新的進展;6件辦理結果為C類的建議提案,目前政策尚無新的突破。在建議提案承辦過程中,各承辦處室深入分析代表建議委員提案中反映的問題、提出的意見建議,充分轉化為推進全省教育改革發展的決策部署和創新舉措。比如:
在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,建立以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和輔導員、班主任為骨干,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全員育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。中小學校每班每兩周至少1節心理健康教育課,高校開設32學時心理健康必修課和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選修課。大中小學校面向小學高年級和初中、高中、高校新生開展心理健康測評,“一生一策”建立心理健康成長檔案。2024年以“五月陽光更溫暖 師生心理更健康”為主題,舉辦了我省首個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系列主題活動。
在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方面,持續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擴容提質工程,2022年至今全省新建、改擴建義務教育公辦學校1031所,增加學位86.46萬個,該工程項目已經爭取到2025年繼續列入省20項民生工程。持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,大力推行學區化管理、集團化辦學、學校聯盟、城鄉學校共同體等多種形式的辦學模式改革,實現優質學校有效輻射,受益學生596.9萬人。建立部屬高校、省內高校、優質高中多方參與幫扶薄弱縣域普通高中體系,持續推進部屬高校幫扶10所縣中,組織河北師范大學等28所高校幫扶78所縣中,153所省級示范性高中幫扶196所薄弱縣中,實現薄弱縣中幫扶全覆蓋。
在加強各類專業人才培養方面,深入推動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,制定《省屬骨干大學“1+N”對接京津等高校總體方案》《2024年省屬骨干大學對接京津等高校項目清單》。優化學科專業結構,全省新增智能制造工程、數據計算及應用、金融科技等本科專業布點40個;?茖W校撤銷專業點196個、升級改造傳統優勢專業點140個、新增專業點278個,其中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康養等新興或民生緊缺領域專業占比80.7%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,舉辦河北省大學生創新大賽、河北省大學生創新年會等活動,健全國家、省、市、校四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體系,著力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。
下一步,我們將認真總結工作得失,努力推動承辦工作再上新臺階。進一步研究學習代表委員在建議提案中所提的意見建議,充分吸收采納,努力轉化為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創新舉措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、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大會精神,落實全省教育大會部署要求,深化教育綜合改革,加快建設教育強省,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貢獻教育力量。